5月10日,海伦法院召开法庭深化能力作风建设“抓基层、打基础、强落实、见实效”活动部署推进会议,进一步明确思路、安排部署、抓好落实,全力推进深化能力作风建设工作走深走实。党组成员、副院长陈志宏主持会议,各法庭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就贯彻落实党组书记、院长王研同志在党组会上的讲话精神,安排部署了从政治建设、质效管理、上诉案件控制、司法建议、执行案件办理、新闻宣传、有信必复、院庭长监督、“三个规定”填报、安全保障、能力作风建设等11项重点工作,抓好部署落实,努力推动能力作风建设走深走实。

陈志宏指出,各法庭要正视成绩、坚定信心,认清形势、把握机遇,突出重点、担当进取,奋力开创人民法庭工作新局面,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狠抓执法办案,筑牢公正司法“第一线”。要注重提质量、增效率,在保障案件质量的前提下,努力缩短办案周期,提升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要优管理、重指导,审管部门切实加强对人民法庭的审判管理和业务指导,确保人民法庭审判质效良性运行;要勇担当、树形象,把人民法庭工作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审判稳预期、促发展、保民生作用。
二是要立足司法职能,当好乡村振兴“保障者”。要优化理念,坚持能动服务、依法服务,做到既不缺位,又不越位;要把握重点,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和民生司法需求,妥善审理涉农案件;要完善机制,健全乡村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司法诉讼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要充分关注贫困群众司法需求,加大司法人文关怀力度。
三是强化法治思维,争当基层治理“排头兵”。转变“重审判、轻治理”观念,落实“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和“四化四解四到位”要求,在乡村全面推广“龙法和”云法庭小程序,以深化“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为主抓手,突出“诉源治理”、强化“诉非协同”、坚持“法治引领”,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法庭力量。
四是坚持司法为民,架好服务群众“连心桥”。充分发挥人民法庭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地缘优势,大力弘扬人民司法优良传统。要优服务,人民法庭要充分发挥诉讼服务站、诉讼服务点和“无讼村屯”示范村作用,优化适老等诉讼服务;要护民生,妥善审理与老百姓“衣食住行康育娱”有关的各类民生案件;要转作风,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彰显法律的正义和司法的亲民。
五是深化改革创新,培育特色工作“样板间”。充分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全力打造特色法庭;要全力形成特色经验,健全符合人民法庭工作特点的审判权运行机制,多领域探索建立“一站式”纠纷预防化解平台;要全力培育特色品牌,继续深化“一庭一特色、一庭一亮点”创建工作。
六是突出严管厚爱,锻造素质过硬“铁队伍”。要筑牢忠诚本色,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全面落实“支部建在庭上”要求,增强“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要锤炼清廉品格,塑造人民法庭为民、务实、清廉的司法形象;要练就过硬本领,着力提高法庭干警综合能力素质;要落实从优待警,在思想政治上、工作生活中,更加关爱人民法庭一线干警。
最后,各法庭要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风险辨别能力,做到“逢进必检”。要定期检查安防设施及警用装备,出现损坏故障要及时上报维修更换,确保能正常使用。要强化责任意识,法庭安全无小事,要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要定期对水、电、气、消防等设备进行安全排查,节假日期间安排专人做好法庭巡视工作,杜绝水、火、电、气等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