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伦法院海北法庭成功调解一起父子之间的借贷案件,登上了黑龙江电视台新闻夜航《法庭内外》栏目,作为基层人民法庭成功发挥了“化解矛盾、修复关系、维护和谐”的重要作用。
调解过程
退休工人老李曾在2020年借给创业的儿子小李20万元,口头约定经济好转后归还。起初小李生意尚可,后公司遇挫倒闭,无力还款,父子间渐生隔阂。不久,老李老伴重病住院急需用钱,多次催款无果后,无奈将儿子诉至法院。承办案件的孟法官考虑到案件特殊性,决定优先调解。孟法官分别沟通后了解到:老李催款实为救老伴之急,并非不近人情;小李则因公司倒闭、债务缠身,确实无力一次性偿还。
调解时,法官先平复双方激动情绪,从法律角度明确小李的还款义务,同时说明会兼顾其实际情况;又从亲情角度劝解,提醒父子珍惜血缘,共渡难关。最终经过两个半小时的调解,双方达成和解:小李先支付部分款项,剩余金额分期偿还。这场纠纷的解决,既了却了债务纠葛,也让濒临破裂的父子关系得以修复。
法官说法
本案看似是一起普通的借贷纠纷,但其背后承载的却是父子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金钱有价,亲情无价。法律虽赋予债权人主张权利的依据,但司法裁判的终极目标不仅是解决纠纷,更要修复关系、传递温度。
作为法官,我们在审理家事案件时,不仅要明断是非,更要注重化解心结。父亲对儿子的扶持,是出于爱;儿子对承诺的履行,是源于责任。本案中,双方最终各退一步,既体现了法律的公平,也彰显了亲情的包容。希望这份调解协议不仅能了结一桩官司,更能成为父子二人重新理解、彼此关爱的契机。愿天下父母子女之间,少一些对簿公堂的冰冷,多一些相互体谅的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