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岁的花季少年,本来是应该在学校接受良好教育的最佳时机,然而小宇却因沉迷网络游戏而早早辍学,家人为其安排在乡下一家餐馆打工,而小宇对打工根本不感兴趣,整天想的是网络游戏,为了购买游戏装备缺钱,竟然盗窃乡下中国移动收费厅的财物。海伦市人民法院一审以盗窃罪判处小宇拘役四个月,缓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二千元。
家住海伦市某镇的小宇平时痴迷玩网络游戏,为了提高游戏等级和游戏的武器装备,小宇花费了不少精力和金钱,而在餐馆打工的工资并不高,小宇一时冲动,竟然盗走乡下中国移动收费厅财物。2012年11月12日15时许,小宇来到乡下中国移动收费厅交费,见室内无人,将放在抽屉内黄色钱包盗走,包内有银联卡5张(8318.52元)、现金2200元,价值一万多元的财物。后小宇持银联卡到银行支取时,被银行工作人员发现报案,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小宇倍抓获。
法院审理认为,小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秘密窃取的手段,盗窃他人价值一万多元的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均已构成盗窃罪,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成立。但小宇系未成年人,归案后如实供述犯罪事实,有悔罪表现,将所盗财物全部退赔给失主,并获得了失主的谅解,法院遂依照法律规定作出上述一审判决
法官警言:合力拯救让孩子不再迷失于虚拟世界
近年来,社会上频频出现的青少年因网络犯罪和伤亡悲剧,很多都与网络有着割不断的联系,似乎网络已经变成了未成年人的“毒药。”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信息获取方式,深深地影响着未成年人这个群体。这就需要家长、老师的正确引导才能“从善如流”,如果缺少了正确引导,青少年这种获取知识、满足欲望的心理就很可能导致网络成瘾,甚至误入歧途。
小宇的经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现在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的身体健康学习成绩好,就什么都好,没有了解孩子内心深处有什么想法,对于孩子的行为异常没有及时采取积极措施帮助克服,任其错误的想法长期发展。其实,小宇也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一次次的自责和内疚,却又抵挡不住诱惑,可家长和老师没有给孩子的心理变化给予足够的重视,也不知道加以正确的引导。确切地说;家长要与孩子交流和沟通,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帮助孩子去分析他所处的环境,帮其解决困难,而不是代替他们解决困难。全国对年龄在13岁到18岁的青少年精神状态抽样·调查表明。现在,有三分之二的青少年不愿意向父母倾诉心理压力。对此,造成青少年心理封闭的重要原因是父母角色不到位。父母在家庭中所担当的职责主要有两个方面:经济保障和情感慰藉。父母供给孩子物质需求的同时,还应多关心孩子的情感需求,多与孩子接触,多听听孩子是怎么想的。
通过小宇的悲剧,我们还应好好反思一下我国中小学心理教育的状况。目前,不少学校从教师到领导对心理教育的意识还很淡薄,心理教育存在着偏差。有的学校虽已开展心理教育,有的学校虽已开设心理教育健康课,建立心理咨询室或辅导室,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有名无实。这些都影响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开展,使得学生的心理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
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第一、治理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需要多方合力、“堵”“疏”结合,既应加强疏导和合理引导,也应重视通过法规、制度、技术等措施从源头上进行“围堵”,对网络游戏产业进行规范。当然,政府在网络游戏社会责任问题上应有所作为。源头的控制比终端的控制更为有效,政府当务之急是应明确整个网络游戏产业的社会责任,并将其细化为一整套行业标准,来约束网络游戏企业和产品开发运营行为,让企业开发具有一定文化内涵、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绿色网络游戏。作为有关部门应大力整治不良网络游戏,加强对网络游戏审核、制作及运营的监管,严厉打击一些不良企业在游戏中增加宣扬暴力、血腥、色情等不健康内容,完善防沉迷系统,尽快推出网络游戏实名制。
第二、要防止孩子陷入网络游戏泥沼,家长应重视孩子的心理需求,与孩子建立亲密交流关系,创造利于缓解孩子紧张压抑情绪的家庭氛围,同时学校应建立促进孩子人格成长和学业进步的“多维评价体系”,而不是片面强调学习成绩和升学率,让孩子背负太多的学业和心理负担。
第三、对于已经迷恋网络游戏的青少年,家长不能一味责骂、批评、打压,甚至采取强制手段,而要认真分析具体原因,做到对症下药,引导孩子增加对网络以外活动的兴趣,利用心理转移方法帮助孩子“脱瘾”。
同时,针对我国游戏玩家呈现低龄化的特点,推出更严格、更具强制性的游戏分级标准势在必行。专家普遍认为,通过立法规范网络游戏是一些国家的成功经验,例如韩国不允许在16岁以下人玩的游戏中出现PK。我国应在游戏开发、生产环节,做好网络游戏的分级管理,从游戏内容方面减轻未成年人对网络的依赖。
“尽管每一项措施都不可能包打天下。”但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合力,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推动网络游戏防沉迷工作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