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法苑文化 人民陪审 视频在线 专题报道 民意沟通 机构设置 执行信息公开 困境企业司法挽救

 

海伦市法院开展上网裁判文书质量专项评查工作

——严把案件评查上网 保障司法公开透明

  发布时间:2017-03-28 11:11:48


    裁判文书上网能高效回应社会关切,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司法裁判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为进一步提高裁判文书质量,加大司法公开透明度,海伦市法院按照上级法院司法公开的统一部署,召开专门会议,从3月16日开始,积极开展了上网裁判文书质量专项评查活动,该项活动旨在深挖裁判文书中存在的深层次、典型性问题,通过细致的评查和“挑刺”,使得裁判文书经得起群众的监督,从而,建立完善上网裁判文书监督管理机制。

    此次评查活动由院审管办牵头,组织各业务庭和人民法庭对2016年10月1日至2017年2月28日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上网的裁判文书进行评查。评查活动分为各业务庭庭内自查和各业务庭间互查两种方式分步进行,分为自查、互查、总结整改三个阶段。院专门成立了“案件质量评查领导小组”,形成“谁评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工作机制。按照案件类型均衡抽取文书,主要从裁判文书格式、文书首部、事实认定、裁判理由、法条援引、裁判主文、文书尾部、技术规范和结构布局以及上网公开的及时性等8大项、35个小项多方面多角度认真查找问题和不足,一案一表,逐项填写,全力做到公平公正、实事求是,确保上网裁判文书“零错漏”。通过办案法官自查、集体评查的方式形成文字性的书面评查工作报告。检查中发现有问题的,提交审管办,由审管办组织人员进行认定,同时听取承办人和合议庭的意见,必要时报审委会讨论决定。日前,已完成各业务庭的自查和各业务庭间的互查任务,共自查上网裁判文书817篇,其中:民商事案件457件、刑事案件67件、行政案件3件、执行案件284件、非诉保全案件6件。共查出有问题的案件,民商事案件47件、刑事案件18件、执行案件5件。发现的问题分别为:文字性错误如多字、漏字、别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当事人性别错误,当事人地址处理不当,隐明处理错误,文书命名错误,诉讼费不明确,漏引法条,格式错误等。

    针对发现的上网裁判文书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总结,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并将整改措施落到实处。

    第一,建立健全裁判文书校评制度。要求案件结案后,由承办法官、庭长、分管副院长严格把关,对上网裁判文书全面校对核准。对错字、漏字、错误标点符号实行“零容忍”,限期整改,防止裁判文书“带病上网”,确保裁判文书质量。

    第二,严格裁判文书上网审批程序。要明确裁判文书网上发布的案件类型、技术处理及审批等事项,形成“承办人负责,庭室负责人监督,领导审核,专管员发布”的裁判文书上网发布责任机制,坚持“裁判文书上网为原则、不上网为例外”的要求,对裁判文书上网及不上网进行严格审批。裁判文书生效后,由承办法官根据相关规定和案件实际情况作出上网或不上网的意见并说明理由,符合上网条件的裁判文书进行技术处理后,严格按照程序逐级审批方可上网,杜绝上网的随意性。

    第三,建立和完善上网裁判文书管理制度。为保证裁判文书上网率,根据上级法院相关管理制度,把裁判文书公开纳入审判管理的常态化工作,做到月月报表、月月评查、月月通报,坚持做到裁判文书上网监督管理与绩效考评相结合,每季度对全院裁判文书公开情况进行通报,大大提高了裁判文书公开工作的执行力。

    通过此次上网裁判文书专项评查活动,对进一步加大司法公开透明度,提升上网裁判文书质量和加强全院日常审判管理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海伦法院将持之以恒,抓好裁判文书上网工作,不仅要重“量”,严抓上网率,同时也要重“质”,严格要求文书质量,通过优质的裁判文书,提升法院的司法形象,努力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为全面推进“为民司法、公正司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