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法苑文化 人民陪审 视频在线 专题报道 民意沟通 机构设置 执行信息公开 困境企业司法挽救

 

叔丈人酒后让侄女婿接 侄女婿到现场连伤两人

  发布时间:2014-03-07 14:38:03


   酒后的叔丈人刘某因与朋友刘某某、杨某言语不和起争执,借着酒劲和刘某某、杨某起冲突而对骂,侄女婿李某赶到现场操起镐把就打刘某某、杨某,被在场人劝开。后李某回家取出一把大砍刀,将刘某某、杨某砍伤。后逃亡1年的李某返回海伦,到海伦市公安局伦河派出所投案。海伦市人民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一年零五个月,缓刑三年。同时赔偿被害人刘某某、杨某15万元。

   2012年1月22日晚上9时许,叔丈人刘某和朋友在饭店饮酒。酒后出来时,在冬雪烧烤店门前看见刘某某,刘某与刘某某说了两句刺耳的话,两人大吵起来。这时,刘某操起手机给李某打电话称:“在伦河镇广场冬雪烧烤店喝多了,你把我车开回来来接我。”李某放下电话来到该烧烤店门前,看见叔丈人刘某和刘某某、杨某对骂的很厉害,生怕叔丈人刘某打起来吃亏。于是,顺手拿起该烧烤店门前的镐把去打刘某某、杨某,刘某某跑进烧烤店屋里拿出两把菜刀,交给杨某一把,刘某某对杨某说:“他打咱们,咱们就砍他。”刘某某、杨某与李某起了争执并动起手来,刘某某、杨某上前用菜刀砍了李某后背几刀,被在场的人劝开。李某觉得受了欺负便扔下镐把,迅速跑回家中拿出一把大砍刀又赶回现场,拿出大砍刀用砍了杨某肩膀一刀,又砍了刘某某胳膊一刀,将刘某某、杨某砍伤后逃走。并逃往哈尔滨、河北沧州打工。经法医鉴定:刘某某左前臂开放伤属轻伤;杨某左肩开放伤属轻伤。

   李某逃跑后,派出所工作人员不断做李某家人的思想工作,并取得成效。2013年1月22日,藏在外的李某回到海伦到派出所投案。据其供述,逃亡1年他每天都高度紧张,看到警察、警车就发抖,睡觉也总听到脚步声,觉得有警察找上门来。他先后在哈尔滨、河北沧州等地打零工,往往是干最累的活,赚最少的钱。李某坦言:“我今年27岁了,颠沛流离1年逃累了,自己闯的祸,还得自己承担!”

    法院根据被告人李某所犯罪行作出上述判决。

    法官警示:我们都知道,“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须教父子兵,是一句谚语格言。意谓完成生死攸关的大事,最可靠的合作者是自己的血亲。现在无法考证其出处,但人们大都喜欢用“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来替代这句谚语。我想,这句话用在刘某与其侄女女婿李某身上,再恰当不过了,就可谓“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了。

   由此可见:“叔丈人与侄女婿同心欺负人”,但遗憾的是刘某与其侄女女婿李某俩不仅没能“占到便宜”,反而一同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而李某走上了法庭上受审,这确实让人深思。

   其实,细细想来,这种“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怪异现象,在众多伤害案件中也是屡见不鲜,那么,何以出现这种“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现象呢?原由也很简单,主要还是封建家族观念在作怪,没有考虑自己行为的违法性。

   如此说来,刘某的侄女女婿李某在法庭上受审,再次敲响“长辈犯浑,全家效仿”的警钟。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成员之间具有浓浓的亲情,往往更容易相互影响,形成共识。如果这种共识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家庭观,就能促进家庭成员相互教育、相互影响、相互激励、相互提醒、相互监督、相互提高,使家庭成为遵纪守法的港湾,反之,把家庭的幸福建立在这种“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犯法基础上,步入的只能是一条“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不归路。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