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法苑文化 人民陪审 视频在线 专题报道 民意沟通 机构设置 执行信息公开 困境企业司法挽救

 

毒贩出狱不悔改 再次贩毒又领刑

  发布时间:2018-01-12 14:09:41


    一吸毒男子曾因贩卖毒品被判处刑罚,岂料刑满释放后不思悔改,重操旧业。近日,海伦法院审理了一起贩卖毒品案,依法判处被告人李某有期徒刑4年11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

    李某系海伦市城里人,有吸毒史,曾于2013年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刑1年8个月,又于2014年因犯贩卖毒品罪被判刑3年7个月, 2016年11月刑满释放。刑满出狱后,李某非但没有痛改前非,反而为了生活和吸毒的需要,又重操旧业,走上了贩卖毒品的不归路。

    经审理查明,李某2017年5月至8月间,为了生活先后卖给吸毒者刘某、尤某、田某、曹某、李某某甲基苯丙胺9次,共计4.4克,获赃款4600元,赃款被其全部挥霍。李某于2017年8月8日再次进行交易时,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

    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李某违反法律规定,向他人贩卖毒品,其行为已构成贩卖毒品罪。被告人李某系毒品再犯、累犯,依法应从重处罚,遂作出上述判决。

    【法官以案说法】毒品犯罪严重破坏社会管理秩序,加剧诱发诈骗、暴力犯罪、卖淫、艾滋病传播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巨大威胁。只要粘上毒品,即毁灭自已,同时还祸及家庭,危害社会;一旦吸毒成瘾,就会人格丧失,道德沦落,为购买毒品耗尽收入,变卖家产,四处举债,倾家荡产,六亲不认,使家庭陷入经济危机,甚至家破人亡的困境。

    法院调研报告显示涉毒案被告人有前科劣迹者居高不下,根据调研报告显示,毒品犯罪是由各种社会因素影响而产生的,或是对钱财、财富的渴求、或是受周围及家庭环境的影响、或是精神空虚所致。而社会需求量从未缩小,被告人为牟取暴利不惜铤而走险,尤其是一些贫困落后国家、地区的被告人更是如此,导致了毒品犯罪率高、前科劣迹者比重高的现象。

    为此赋诗点评:

    吸毒男子成毒贩,被判徒刑坐了监;

    出狱之后不悔改,重操旧业把毒贩;

    牟取暴利铤走险,贩卖毒品为挣钱;

    触犯法律再被抓,刑事累犯被重判。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