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市人大常委会到海伦法院专题调研“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
海伦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彦志认真听取法院工作汇报
全国人大代表高向秋聆听汇报
院长薛奎向市人大检查组汇报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开展情况
海伦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任景时主持会议
各级人大代表对法院执行工作给与充分的肯定并分别提出意见和建议
海伦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彦志对法院执行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11月15日下午,在海伦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彦志带领下,市人大常委会检查组一行14人到海伦市法院专题调研“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并召开座谈会。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委主任任景时主持座谈会,全国人大代表高向秋、市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薛奎、市人大秘书长王学礼等领导出席会议,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和法律工作者等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在座谈会上,薛奎首先汇报了近年来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开展情况。自2016年3月向“执行难”全面宣战以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有力监督下,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全院推进“基本解决执行难”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实质性进展。2017年以来,全院先后开展“百日攻坚”、“岁末攻坚”、“年末攻坚”、“秋风行动”、“助农护农亮剑行动”、“雷霆行动”、“金秋亮剑”等七大战役系列执行活动,2016年以来至2018年10月30日,共受理执行案件4234件,结案3839件,未结395件,综合结案率90.68%。终本案件合格率97.58%,有财产案件法定期限内实际执结率97.02%,进京访化解率100%,执行实施类案件三年执结率89.67%,已达到基本解决执行难要求的“三个90%,一个80%”的工作目标。
对标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挂图作战,明确任务清单和工作方案。实行以七大专项行动为载体解决执行工作突出问题。深入开展清产处置专项行动、金融债权执行专项行动、打击抗拒犯罪专项行动、协同执行专项行动、消积歼灭专项行动、执行信访案件化解专项行动、执行巡查问题整改规范专项行动。以六个执行理念为引领建立执行工作长效机制。坚持理念上的善意执行、格局上的协同执行、要求上的尽职执行、方式上的集约执行、手段上的智慧执行、程序上的规范执行。以六大工作机制为抓手确保执行工作取得实效。创新执行移送破产机制、涉特殊主体执行机制、司法网拍工作机制、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执行宣传工作机制。同时,树立全院一盘棋思想,把“基本解决执行难”作为全体干警的共同责任,实行1+1+1的大团队工作模式。
在谈到当前执行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下一步的工作,薛奎指出:一是全院的执行工作与兄弟法院相比、与上级要求和群众期待相比还有差距,部分干警对“四个基本”的评估指标及运行态势研判不够,对相关问题缺乏具体、有效的改进措施,“案多人少”矛盾十分突出,执行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二是执行难的客观现实与解决执行难的社会预期之间尚有差距。三是联动机制中少数成员单位配合不够,拒执案件上网追逃抓捕程序复杂,执行财产网上查控与现场查控信息不一致,与不动产局的联线存在软件不匹配的现象。基本解决执行难已经到了冲刺阶段,下一步,全院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以市人大常委会此次调研为契机,继续秉持“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勇立潮头”的实干精神,用足内力、巧借外力、凝聚合力,鼓足干劲、奋战到底,坚决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硬仗,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海伦“一都五城”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与保障。
随后,各级人大代表分别对法院执行工作进行了座谈,既肯定了成绩,又提出意见和建议。
陈彦志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近两年来海伦法院在解决执行难上的辛勤付出与艰苦努力,同时指出:“执行难”的症状在法院,但是病因在社会,“执行难”不是法院一家的事情,需要社会各界通力合作,共同治理,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法委协调、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法院主办、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执行工作大格局。距离“基本解决执行难”交答卷的期限只剩一个多月的时间,责任重大,形势逼人。他强调,全院及各联动成员单位,一要提高站位、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要立足实际、遵循规律,着力破解难题、补齐短板,确保“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二要齐心协力、荣辱与共,进一步完善综合治理格局。要牢牢坚持党的领导,主动向党委请示汇报,各联动部门要认真履职尽责,密切配合法院开展好各自领域的协助执行、联合惩戒、系统对接等工作,对老赖形成合围攻势。三要全力以赴、攻坚克难,争取决战决胜。全院要继续加大案件办理力度,依法用足、用尽强制措施,善于运用信息化手段,全面挤压失信被执行人的生存空间,让“老赖”无处藏身。四要加大宣传、接受监督,争取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要加强基本解决执行难相关政策以及典型案例的宣传,促进形成理解执行、尊重执行、协助执行的广泛共识。进一步加强代表委员联络工作,自觉接受监督,不断改进执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