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自己没有偿还能力,却仍借下巨额欠款。为缓解困境,男子以冒充安徽司尔特化肥有限公司黑龙江地区销售经理的身份骗取他人财物。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被告人杨某因合同诈骗罪被海伦市法院判处有期徒刑6年零1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责令退赔被害人违法所得363380元。
家住肇东的杨某一直从事化肥生意,多年来由于经营不善,欠下了几百万元外债,自此留下了难以弥补的漏洞和无尽的麻烦。为了还外债,李某绞尽脑汁,想以诈骗的手法来骗得朋友的信任。2018年3月,杨某便以安徽司尔特化肥有限公司黑龙江地区销售经理的身份,向长期与其合作做化肥生意的马某谎称,他是安徽司尔特化肥有限公司黑龙江地区销售经理,想找一个海伦的代理商,并问马某做不做,马某信以为真,便满口答应了。5月份,杨某于马某正式签订了协议,并将协议骗走。可是,杨某欠外债较多,无法还得上外债,在2018年6月末至2019年1月份杨某对马某谎称让他做海伦的代理已经办完,让马某向司尔特总公司交化肥款,马某信以为真,分三次向杨某指定的银行账户转账共计262 500元。此款被杨某用于偿还个人外债和个人花销掉。虽然,杨某解决了燃眉之急,却仍有空缺,思来想去,又打起了在海伦市内开农资商店做化肥生意的刘某的主意,2018年9月中旬,杨某来到刘某商店,以同样冒充安徽司尔特化肥有限公司黑龙江地区销售经理的手段,用手机中储存的一些宣传图片向刘某介绍,现在司尔特化肥有限公司经营的育康复合肥价格较低,并让刘某做此代理,刘某信以为真,便答应了杨某做代理。眼看外债又到期了,杨某便“放手一搏”,并在2018年9月30日、12月28日两次让刘某想起提供的指定账户转账共计110 880元。刘某将钱打过去后,杨某一直未按约定时间给刘某发化肥。当刘某询问时,杨某又开出空头支票拖延时间,如此拆东墙补西墙,造成刘某资金不能归还。刘某无奈,联系到安徽司尔特化肥有限公司,得知杨某并非司尔特化肥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发现自己受骗后,多次联系杨某追要化肥款,在刘某三番五次的催促中,杨某才勉强用微信转账的方式退还10 000元,其余款被其偿还个人欠款和个人花销。
综上,杨某诈骗马某、刘某共计363380元。
经侦查,杨某于2019年6月4日被公安机关抓获。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杨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虚假身份,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用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合同诈骗罪。根据杨某的犯罪事实、情节以及悔罪表现,法院作出上述判决。
【法官以案说法】欠钱还钱,天经地义,但是不能通过非法手段获取非法钱财来偿还外债,否则外债不仅没有还上,而且还会使自己越陷越深,更有甚者还可能会走上犯罪的道路。本案被告人杨某之所以走上犯罪,就是因为其所还外债的钱财是通过诈骗而来的,最终结果是,其不仅没有从中获得一分利益,没有还上外债,还在赃款未返还给被害人的情况下被判处刑罚,并处罚金,可以说偷鸡不成蚀把米。因此,要树立正确的还外债观念,要用合法的财产来还钱。而杨某为还巨额外债竟打起熟人的歪脑筋,妄图以签合同的形式规避法律制裁,尽管机关算尽,仍难逃法网。
为此赋诗点评:
中专小伙干个体,常年做化肥生意;
五洲丰的业务员,海伦绥棱来管理;
结识同伴共盈利,哪知挣钱忘所以;
吃喝嫖赌啥都干,欠下巨债直着急;
为解决燃眉之急,没有商量来骗你;
冒充化肥商经理,签订合同不稀奇;
上当受骗好兄弟,几十万元搭进去;
公安机关来报案,抓住判刑进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