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期间,“云间庭审”这一方式目前正被海伦法院积极应用。

利用“云间”互联网庭审系统审理案件
据介绍,海伦法院借力科技,依托“云间庭审”系统,主动化危为机,探索互联网司法新模式,将庭审、调解“搬上”网,让不同地域的当事人同框出庭,真正满足当事人“足不出户打官司”的司法需求,“隔空”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多年前, 64岁的董老太太的丈夫潘某因病去世,其丈夫潘某去世后,在海伦市内留有一处房产,正是这处房产董老太太与儿子潘某贵发生了纠纷,儿子潘某贵要继承父亲的遗产,母子俩争论的不可开交。几经考虑,儿子潘某贵决定将母亲起诉至法院。赶上疫情防控,不能出门,4月22日,潘先生便利用“海伦法院网”进行了网上立案。立案庭书记员第一时间查看潘先生提交的诉讼材料,核查无误后确认受理此案,并向潘先生告知。当日,潘先生在网上成功立案并在线缴纳了诉讼费。立案后,经了解,被告董老太太春节期间到南京的妹妹家走亲戚,因疫情的发生至今仍滞留在南京,无法及时回到海伦应诉。

立案庭书记员审核当事人网上提交立案材料
承办法官李福坤考虑到双方当事人一个在海伦本地,另一个在南京,为方便不同地域的当事人诉讼,避免人员流动和聚集,在征询双方当事人意见后,原、被告双方均同意利用“云间”互联网庭审系统进行审理。 于是,法官通过电子送达方式向被告董老太太送达了应诉手续和传票,告知双方当事人在手机上下载并安装“云间”庭审系统客户端,告知其如何操作使用。同时,确定在下午3时准时进行“云庭审”。
“现在开庭!”4月22日下午15时,一场“云”庭审正式开启,陈述、答辩、举证、质证、调解,所有流程都通过“云间”庭审系统进行。经过调解,被告董老太太同意其丈夫的房产由其儿子潘某贵继承,董老太在视频的另一端称:“房子早晚是儿子的,我也这么大岁数了,不如趁我还明白的时候就一并将房子交到儿子手中”。董老太的一番话让电脑这端的法官、书记员感动不已,让我们看到了母爱的伟大。庭审结束后,双方当事人在法官指导下,还在线完成了庭审笔录的校对和签字确认环节,真正做到了足不出户,隔空诉讼。从立案到结案共计用时1小时,线上全流程“一气呵成”。


李福坤法官利用“云间”互联网庭审系统进行庭审并组织当事人调解
根据调解协议,承办法官李福坤当天制作了民事调解书。经当事人同意后,又通过邮寄送达方式向原、被告送达民事调解书。

“从立案到开庭再到民事调解书,全程在线办理,这种方式实在太方便了!”原告潘先生对法院安全、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和司法为民的工作理念表示认可和支持。 海伦法院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为确保防控疫情和审判执行工作“两手抓”、“两不误”,目前,已实现网上立案、网上缴费、网上庭审、网上证据交换、网上调解、网上执行、电子送达等流程的全网贯通。自2月4日至4月24日,全院共受理电子诉讼216件,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大显身手。海伦法院将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巩固提高,进一步实现线上诉讼模式的规范化、常态化。